top of page

正心

Updated: Mar 22, 2022

《收心》

孙不二


吾身未有日,

一气已先存。

似玉磨逾润,

如金炼岂昏。

扫空生灭海,

固守总持门。

半黍虚灵处,

融融火候温。


打坐莫过于收心,正心,忘心。

各种思绪杂念,感情波澜得以平复并收聚于心为收心。

仁,慈之感为正心。心正,则身也正。心正,则情真。心正,则意诚;意诚,则志坚。志坚,则气盛也。因此,一切修行始于正心。

真心本正。固有之心为初心,初心本正,正心乃先天之心,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。

老子曰:
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

先天地者混然一气。道即先天。道之心即为先天之心。先天本性即为真心。真心超越人心;真心包含人心。真心包含仁与慈;真心是对生命本身极乐的直接觉:从头到脚,迸发在每个细胞中,充斥在每滴血液里的极乐感,能量如洪荒般无法阻挡地上升。真心先于天地,万物,包括人和人心。真心即道之心。修道始于修心。


“扫空生灭海”

而成道最终需要忘心,忘念,忘意,忘情,忘志, 忘我。只留一气,“固守总持门”,后一气呵成,道可持也。

“总持门”即老子所谓的“玄牝之门。” 此门出自“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之根。”

谷神即意识;老子描述对意识的直接体验为“谷神。” 谷神形容的是一切自我妄念被扫空后,意识虚静, 心澈”似玉磨逾润,” 智明”如金炼岂昏。” 意识之中不留一物。不死形容如虚谷般无形而且贯彻天地的意识永恒存在着。你可能好奇我是怎么知道的?因为当我静下来时,全身心凝聚于此时此刻,自然就是这样了,现实就是如此。因为意识只在现在,此时此刻。当下即永恒:不妄想“未来”, 不沉迷“过去”。此时此刻,有好事情在发生着;此时此刻,有坏事情在发生着。意识非好事也非坏事;意识是此时此刻。

无论现在发生着什么事情,无论此时此刻的形式如何,意识都先于万物而存在,万物并作于当下。夫物芸芸,各种现象,都始于意识,起于当下,最终也归根回意识。

如何去体悟这一点呢? 当你在静坐时,你可能会意识到你有很多思绪。大部分的人会直接和他们的思绪认同。这些思绪不再是心理现象,心智的产物;反而,这些思绪无意识地变成了主体,操纵整个人的行为和对情况的反应。比如,当一个人生气的时候,“愤怒”不再是一种感情;而愤怒变成了他整个人。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,“空腹感”不再是一种身心的感受。饥饿变成了他。他的整个世界和价值观被饥饿完全重组。饥饿给这个人带上了一副饿死鬼的眼镜。透过饥饿的意识,事物的意义取决于是否能满足他急需满足的需求。在和这些杂念,感情,以及一切心理现象不断地认同中,人在一天里不停地转世轮回- 变成饥饿,贪婪,生气,欲望,等等。想明白转世轮回,看看你一天当中你相信认同多少不断循环的思维模式,烦恼杂念就足够了。这个直接的观察比你读一百遍《藏传生死书》还要来的直接,深刻。不仅如此,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也早已被文化,环境和习惯条件反射般地限定了。人的注意力因为电子设备和生活的各种需求而被分散,无法集中。如果人无法集中注意力,那”炼丹”或者修道的火候就会不够;融融的温暖也变成了在凄凉的“生灭海”中来回地挣扎。如果志在扫空生灭海,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清空一切思绪妄念,假情假意和没有必要的心理现象比如恐惧,分辨,执着。当人扫空一切垃圾,回归到本原赤子般的意识中时,我们就回归到了根本,根本即为道。回归于道中我们就超越了生死,与道合二为一;二归一,一归道。

但如果你能静静地观察这些浮现的现象,不管是物理世界中的,还是感情世界中的,而不去认同任何现象,你会发现这个静观着一切的意识先于思绪杂念,感情,甚至气和能量。一切形式都在意识之内。意识包含了一切。意识千万维度中静观的位置即为”总持门”,或者老子称的“玄牝之门。” 如果能坚守静观这个位置,让意识一直保持在“虚灵之处”,意识就能保持它本原的虚静。人就能时时刻刻感受谷神的广阔无边,如无际的宇宙般浩瀚。

这样每时每刻的坚守虽然听着简单,实际上也很简单,但做起来不容易。因为首先想悟到这个“虚灵之处”或者“玄牝之门”需要相对较高的悟性。如果有已经找到门的老师引导会相对比较容易。想找到这扇门简单但不容易。简单在于它与我们只隔“半黍”之远,近的不能再近,而且它此时此刻就已经在这里。不易在于它离我们太近让我们无法在外面的任何地方找到;一旦人们和它有了距离,一旦它成为了一个未来的目标,人们就与其擦肩而过了。比如修道者们觉得想找到并跨越这扇门只能在未来:朝圣几辈子,求佛几千年,或者起码得几十年得修行才行。或者想找到这扇门需要去西天取经,到印度朝拜。这些假设的前提是“玄牝之门”存在“未来”的某个地方。而老子和众多得道大师们清清楚楚地说了,玄牝之门为万物之根,天地之母;它是先于时间和空间这个维度,超越物理世界的。所以想悟到玄牝之门,人不能向前看,也不能向后看。而只能坚守静观这个位置,在当下已经发生,已经如此的真实现实中去感悟。

意识给予了苍生同样的生命能量。花草树木,鱼虫鸟兽和我们分享着同样的生命力。我们共同的生命力在这被称为“一气“。所以对生命最直接的体悟就是开悟。

意识不仅赋予了苍生同样珍贵的生命,意识还是万物之光。之所以有光,我们才能意识到我们当下意识到的一切。因为永远闪耀明澈的意识在场,当下的现象得以作息,万物得以存活。不然,你如何能感知当下的一切呢?

当你可以停止思绪的时候,你会发现意识本身干干净净,不浊一物。哲学家笛卡尔说:“我思故我在。” 但如果你能感受到你的意识,你会发现,思绪不在了,我还在。我在,因为意识还在。所以意识在思绪之前就已经存在了。而且不管你有没有思绪,意识都照样存在。当思绪不在的时候,你会发现所有事情在当下已经如此,已经如此的的情况即为现实,此时此刻意识到的现实,即为真谛,对真谛完全的意识即为觉悟。





14 views0 comments

Recent Posts

See All
bottom of page